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经典日志 > 正文

马茂斌 ‖ 寻梦浔阳江

来源: 东方文学城 时间:2021-07-01

文/马茂斌

 

地图上说,浔阳江在江西,在九江。我说,浔阳江在记忆力,在梦里。

 

高中时学白居易《琵琶行》,喜欢“瑟瑟秋”,喜欢“江浸月”。那时候情简意单,不怎么懂得离别和爱恨,但我却很难忘那个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还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歌女。想象着她忧伤多悴的情态,喜欢着她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的精湛手艺。后来学中文,开始动脑筋了,学会体味作者不得已的遭遇和落魄,开始感悟琵琶女跌宕起伏而又遍是沧桑的人生履历。再到后来,站在了高中的讲台上,当我撇开教案,用五个课时背诵着将那篇百余行的诗句,声情并茂讲完的时候,学生们也竟然都悄悄地背诵完了整篇课文,悄悄地和作者、琵琶女,以及我一道成了“天涯沦落人”。几天下来,“别有幽愁暗恨生,此时无声胜有声”的心境,竟然穿透了砖块水泥墙,从我们六十平方米的教室,波及到了其他很多很多的年轻心灵。我不知道我当时是对还是错,也不知道自己能带多少的情绪在课堂。反正,对那篇文字的讲述和领悟,给我,给学生们都烙下了很深很深的记忆。以至于多少年过去,学生们打电话发短信,也都还总是提起。我告诉他们,那一串文字里有梦境,不是唯美也不是时尚,是一种凄惶的美丽,是一段只有用心才能够读出的沧桑和无奈。所以,我一直耿耿于怀,想现场感受一番那种静与远,想模拟揣度一番当年主客们的心界。

 

来到江边,已是下午五点。这是九江市浔阳区的一段河滩,九江大桥也正在这儿飞腾而过,琵琶亭就在大桥南端向北不足三百米处。据导游说,这也正就是白居易当年夜送客的地点。他就是在这儿“寻声暗问”,才发现了琵琶女听到了琵琶曲的。因为还在维修期间,所以并不像浔阳楼、锁江亭一样对外开放,因而游人也很少。

 

找理由甩开同来的朋友,我一个人伏在河堤的水泥护栏上,急切地开始东张西望,开始对接记忆深处的“琵琶行”。

 

远处,是茫茫水域,水面上慢悠悠行驶的是或白或蓝的货运客运渡轮。江对岸是湖北的一个什么镇,虽然绿树掩映,但到处都显露着浮华。江边一处处的建筑,除了装货用的走廊,就是货车煤场。栏杆左右,杂草丛生,感觉垃圾也很多。闷闷的地气冒上来,周身的燥热。一米五左右的人行道,来往着匆匆的过客,没一个能停下脚步,凭心看景,抚今念古。我又突然觉得很不协调,找不到梦。回头看上亭子的楼梯虽然设了护栏,但可以钻过去的。于是念头冒出,便一口气钻过几道护栏,直接冲上亭顶。

 

 

四楼就是这亭子的很高层。我想着,进来一路没有人,正好迎了我心情,可以静静地呆一阵。转过了楼梯口,一个身影猛不丁却闯入了我的视线。很明显,那是个女性,也就是个二十多岁,白运动鞋浅粉色裤子,肩上披一个白色的网纱,头发是扎成束的,很黑很长,从脖颈垂下来,抖落在洁净安详的背部,很得体很有韵脚。远远看着她的情态,可以肯定,她也正在凝神远眺,至少也在醉心醉意。而她思虑的方向,也正就在江边江面。我开始还想,莫非她也是在一句句验证《琵琶行》的情与景?在寻找一种只有心才能发现的景致?

 

按下快门的那瞬间,我发现天的远处有了淡淡的云。几千年过去,时世易移,幽怨凄苦的琵琶女肯定是不复存在了,举酒欲饮无管弦的哀婉也不可能再现。在浮华时尚的今天,人们不会真正体味被贬被遗弃的无助与困惑,不会深谙皇天的高远与不可及。看着大桥上呼啸而过的火车,听着渡轮发出的汽笛,数着远远近近的楼房和车辆,我真的很急慌,硬是追不来多少古。身世浮萍的琵琶女,青衫湿透的江州司马,你可感应到,在几百年后的今天,还有这么一些傻男瓜女,还在不辞劳苦,不念得失,避开喧嚣,来这里追寻梦境,释放心情?

 

凝神在琵琶亭的另一角,我翻开了记忆簿里的很佳装订线,一字不落的重新默忆了一遍曾让我荡气回肠的《琵琶行》。但愿,那位后现代的女子,找寻的也是那样一份文字的恬适与悠远。

 

浔阳江边追古梦,琵琶亭里找旧知。时世很是难挽留,哪堪情染季节湿。文字原本无起伏,说尽虚实几多痴。同是天涯寻梦人,相逢何必要相识!

 

作者简介:马茂斌,男,1965年生

小儿癫痫病可以治好吗
北京比较好的癫痫病医院
昆明治疗癫痫病的医院

热门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