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友情散文 > 正文

文学,让音乐更奇妙

来源: 东方文学城 时间:2021-07-12

文学,让音乐更奇妙

我喜欢音乐。各式各样的音乐。

有时候是在下午茶时间里无限循环的巴萨诺瓦,让我尽享悠闲与安逸;有时候是受了挫折时忧伤绕耳的蓝调,安慰我淡淡的忧愁;有时候是学习倦怠时激情不断的欧美流行乐,则令我如打鸡血般继续战斗。无论是哪一种,在不同的时间、空间细细聆听,都是音乐给予我的独特感受。

而又因为所学的专业涉及文学,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觉得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奇妙联系,真如一条若隐若现的丝线,剪不断,理还乱,充满了魔力。

在某种情况下,文学可以说是音乐具象化的表达形式。因为音乐只能使用耳朵去欣赏,用心去感受这种特殊的滋味,却不能表达。而文学刚好是这个介质。通过文学,我们可以说DianaBoncheva的《PurplePassion》用小提琴的节奏感创新出了异世纪的经典魔力,我们也可以说小野丽莎慵懒的声线表达了《Flytothemoon》的淡淡香气……这些都是音乐通过文学进行传达的佐证。音乐因为文学,有了表达的可能。

而当音乐借助文学形式的形容词对听众进行新一轮的心灵渲染时,则是加深听众的深层感受,也让音乐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的一个全新开始。我们会用“慷慨激昂”、“轻松愉快”、“安宁平静”等等词语形容音乐,也会因为它“悠扬缱绻”、“振奋人心”的迥异类型而选择去认真倾听不同的音乐,去感受音乐多变的姿态。闭上双眼,便会感觉到音乐在我们心里旋转跳跃,激情舞动,又或是喃喃低语,柔软如水,姿态万千。也因而“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”的千古美谈,绝不虚妄。

其实,这也意味着,已被文学形式化的音乐,更具有符号式的象征意识。这种象征意识,也许就是作曲家本人的独特辨识符号。比如人们每每提到贝多芬,因为他《月光曲》文本故事的广为流传,人们早就对这个曲子划下既定的见解,也是对他本人的符号印象。当熟悉的旋律开始柔和抒情,听众触摸到他的忧伤绵长;而当音乐逐渐进入心绪不平的轻快节奏,贝多芬的心灵起伏何尝又不是听众的心灵起伏?又当音乐很终亢奋、激昂、愤懑起来,纵使他失聪、失恋,又何惧这世界是非?这些都让一个积极又不甘的青年人形象跃然纸上。如此,《月光曲》的独特符号,也就在某种情况下构成了贝多芬的独特符号。又而这种符号式,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音乐的偏好及挑选。因而,会有人喜欢聒噪的摇滚乐,也会有人欣赏悠扬的古典乐,更博爱者,什么都愿意尝试一下。这都不足为奇,只能说文学实在给予了音乐,一个莫大的惊喜。

文学给予音乐的全新可能,当然不限于此。文学形式这种更自由的传播,也让音乐有了新的可能。回溯至宋元旧时,词曲盛行,柳永的烟花女子们便在传唱着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”这种语言资源的提供,可不正是文学给予音乐的另一无垠天地?更不论今日,许多著名诗歌被改编成为流行金曲,传唱万家了。

因而文学与音乐,实在是一双奇妙的姐妹。表面上,冷冰冰的“文学”与“音乐”,看似毫无联系的字眼罢了。实际上,二者却藕断丝连,互相联系,共同谱写出经典的诗曲结合。特别是文学对于音乐的无私给予,让音乐有了更辽阔的天际。音乐,正因为文学,更具生命力,更自由,更新鲜。

我想啊,我真是爱极了这两个姐妹间的奇妙美好。

癫痫的治疗好方法
小孩癫痫病能治疗吗
治疗癫痫的药物

友情散文推荐

经典文章阅读

热门栏目